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据《史记》记载,晋文公在践土召开会盟,与会的周天子实际上是被召唤来的,但是,《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由此说明,孔子意在(        )

["

抨击诸侯争霸

","

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

","

维护西周统治

","

警示晋文公尊礼守德

"]
[["B"]]

据材料“周天子实际上是被召唤来的”“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的现实,孔子在《春秋》中,将践土会盟中周天子被召唤而来的情况,描述成天子巡幸、狩猎,孟子称孔子的做法让乱臣贼子畏惧,说明孔子在维护礼乐制度,希望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故选B项;

孔子通过美化天子形象来实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并非抨击诸侯争霸,抨击的是礼崩乐坏,并且材料也未提及诸侯之间争霸的情况,排除A项;

孔子所处时代是春秋晚期,即东周时期,西周已经结束,排除C项;

晋文公、践土会盟都存在于孔子之前,孔子不可能警示晋文公,孔子是依礼制将该事件中天子形象进行了美化,希望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排除D项。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02年,康有为在《辩革命书》中指出,满族或蒙古族“皆吾同种”;梁启超提倡要摒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并首创“中华民族”一词。这(        ) 康有为利用中国古代《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思想,又吸取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写成《大同书》。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康有为的《大同书》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而共产党找到了,这就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小康之家”,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标准来表达中国现代化目标。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