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科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科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清经济与文化

科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02年,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与利玛窦协作绘成现存最早的中文彩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以木版刻印出版。此图按万历皇帝授意,以中国版图为中心,展现了世界整体的轮廓。依据经纬度绘制椭圆横版地图,全图标注世界1114个地名,绘有五大洲(当时澳洲还未被发现)、四大洋,附注各国地理志异,绘有风俗禽兽,四方各置“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1608年,万历皇帝下令临摹12份传世,原本随葬明定陵。至晚明,该图已被官员、士人当做奇巧之物。清代士大夫质疑大西洋“荒渺莫考”,认为“夫人顶天立地……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无人着意于此图的技法和价值。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派姚莹询问中英、中俄之间的距离、方位时,《坤舆万国全图》就藏在深宫之中。2014年,地理学家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出版发行,克服了传统横版地图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的缺陷,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客观展现世界的地理关系。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赠送的礼物,正是奥特里乌斯绘制的地图。此时,欧美也开始采用郝晓光竖版地图,并纷纷效仿绘制。从利玛窦到郝晓光,“西方—东方”“东方—西方”的轮回走了400多年。

——摘编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背景。

[["

背景:世界联系方面:新航路开辟,全球交往的发展;地理知识和对地球认识的发展;明朝政权方面:大一统国家,疆域辽阔的自信;统治者重视,提供条件支持;文化交流方面: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中国丰富地理资料与西方绘图技术融合;技术发展方面:地理测量、绘图技术的发展;印刷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协作方面:中国开明知识分子与利玛窦的共同参与协作。(答案必须涉及3个方面)

"]]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和世界。背景:《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条件,据材料“全图标注世界1114个地名,绘有五大洲(当时澳洲还未被发现)、四大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全球交往的发展,地理知识和对地球认识的发展;《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据材料“彩绘世界地图”“以木版刻印出版”可得出地理测量、绘图技术的发展,印刷术发展;据材料“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与利玛窦协作绘成”可知《坤舆万国全图》是东西方合作的结果,既包括西方中国丰富地理资料与西方绘图技术融合,也体现在中国开明知识分子与利玛窦的共同参与协作。据材料“此图按万历皇帝授意,以中国版图为中心”“万历皇帝下令临摹12份传世”可知《坤舆万国全图》受到当时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以及统治者态度的影响,包括大一统国家,疆域辽阔的自信;统治者重视,提供条件支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

[["

影响:积极影响:为当时国人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提供了地理工具支持;冲击了中国对世界的传统认知;加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吸收了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和测绘技术,发展了中国地理绘图技术;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任答3点)局限性:地图代表的西方先进技术未得到士大夫阶层普遍认同;未改变中国社会封闭保守的心理。(任答1点)

"]]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影响: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积极影响:据材料“以中国版图为中心,展现了世界整体的轮廓”并结合所学得出为当时国人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提供了地理工具支持,冲击了中国对世界的传统认知;据材料“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得出吸收了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和测绘技术,发展了中国地理绘图技术,加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据材料“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得出《坤舆万国全图》融入了中国的地理知识和地图测绘技术,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局限性:据材料“认为‘夫人顶天立地……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无人着意于此图的技法和价值”得出地图代表的西方先进技术未得到士大夫阶层普遍认同;据材料“被官员、士人当做奇巧之物”“《坤舆万国全图》就藏在深宫之中”得出未改变中国社会封闭保守的心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两版中文世界地图的现实价值。

[["

价值:认识世界价值:两版地图提供多元多角度认识世界的方式,全面展现世界古今地理关系;历史教育价值:两版地图的发展,体现人类明代到现今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曲折历程;改变了西方世界地图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中国置于世界中央,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地理研究价值:为研究古今地图绘制技术、当时地理地貌状况、古代地名变迁提供了重要史料;两版地图展现了相对先进的测绘技术; 文化交流价值:展示了中华文化在地理学方面的成就,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促进了中西方交流往来。 (任答3方面)

"]]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和当代中国。价值:从认识世界、历史教育、地理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包括提供多元多角度认识世界的方式,体现人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历史,为研究古今地图绘制技术、当时地理地貌状况、古代地名变迁提供了重要史料,是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等。如回答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等也可。

高中 | 科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