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商和西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商和西周  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商和西周  

如图为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人面纹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器身外如表周饰半浮雕人面,人面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禾”字为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因此也被称为大禾方鼎。这反映出(        )

 

①商代的青铜器多数出土于殷墟  ②半人半兽鼎浮雕体现图腾崇拜

③此鼎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关系  ④人面纹鼎是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

①②

","

①③

","

②③

","

②④

"]
[["C"]]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商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器身外如表周饰半浮雕人面,人面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禾’字为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禾方鼎上有着半浮雕人面,体现商朝人的图腾崇拜,“禾”字是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反映这件器物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关系,②③正确,C项正确;

这件大禾方鼎出土于湖南,①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人面纹鼎是最早的青铜器之一,④错误,排除A、B、D三项。

故选C项。

高中 | 商和西周  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位列其中。该遗址2号墓地出土的金覆面长18.3厘米,宽14.5厘里米,重40克,含金量达88%(见左下图)其实之前三星堆遗址5号坑也出土了一件金面具,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可以独自立起(见右下图),由此可知(        )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 中国古代重视礼治。《周礼》把礼分为五大类:“吉礼”是有关祭祀之礼,“凶礼”是有关丧葬哀悼之礼,“军礼”是与军事行动有关的礼仪,“宾礼”是四夷诸侯朝觐君王的礼仪,“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礼仪。此“五礼”(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商朝共有七个都城(下图)。商朝前十王均以亳为都城。自仲丁元年(公元前1508年) 至公元前1300年,王室多次迁都。这一现象客观上(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