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华”和“夏”是两个字,在上古时期便已开始连用,合称“华夏”。周朝时,凡是遵周礼、守礼乐的诸侯,都称“诸夏”。由于这些与周王室亲近的诸侯国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区,所以当时的诸夏就是指中原地区。中原周边的地区,因文化上的异质性很强,不合于华夏礼俗,就被称为“夷狄”。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大一统”思想与华夷之辨相衔接,提出“王者爱及四夷”,即王者是天下共主,承天命教化万民,而万民也包括夷狄。

材料二

近代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东方“天朝大国”的割地赔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中国究竟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是否应当像日本那样效仿西方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最先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提出“东方民族”之说。

1901年,他在《中国史叙论》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论及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1905年,他叉写出《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通过对中国民族多元性和混合性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完成了“中华民族”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造。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左鹏《从“华夷之辨”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先秦到汉代“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及呈现出的发展趋势。(6分)

[["

变化:先秦—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要依据是文化和礼俗。(2分)汉代—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要依据是是否捍卫儒家道统(或“是否尊崇儒学”)。(2分)

发展趋势: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2分)

"]]

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周朝时,凡是遵周礼、守礼乐的诸侯,都称诸夏”可知先秦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要依据是文化和礼俗;据材料一“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大一统’思想与华夷之辨相衔接”可知汉代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要依据是是否捍卫儒家道统。第二小问发展趋势,据材料一体现出的先秦到汉代“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可知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完成“中华民族”概念的革命性创造的背景。(8分)

[["

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初,中国最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留学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历史上中华民族就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4点8分)

"]]

据材料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东方‘天朝上国’的割地赔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据材料二“是否应当像日本那样效仿西方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可知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据材料二“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论及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可知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据材料二“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可知历史上中华民族就是由多民族构成的;此外,留学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国知识分子能够更多的了解世界民族主义思想,同时,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02年,康有为在《辩革命书》中指出,满族或蒙古族“皆吾同种”;梁启超提倡要摒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并首创“中华民族”一词。这(        ) 康有为利用中国古代《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思想,又吸取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写成《大同书》。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康有为的《大同书》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而共产党找到了,这就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小康之家”,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标准来表达中国现代化目标。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汉早期服饰样式与楚、秦习俗密切,而汉武帝之后的日常服饰深受齐、鲁地区服饰影响,士兵的甲胄样式带有燕国、代国地区的特色。这表明西汉(        ) 南宋学者张栻执掌岳麓书院时提出“传道济民”的主张,认为儒家的伦理纲常一旦为民众所遵从,可以“与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无穷”,这样便可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天下。张栻的观点(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