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拜占庭与俄罗斯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拜占庭与俄罗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欧洲

拜占庭与俄罗斯

【文明的传承与认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拜占庭帝国早中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希腊人”(Hellen)这一称呼等同于异教徒甚至野蛮人。然而,拜占庭帝国对于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却未因此而断裂,帝国早期的教父们就致力于去除古希腊文化中的多神教色彩,将其融合、吸纳到基督教文化中。拜占庭希腊认同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2世纪,“Hellen”含义开始发生变化,它代表着接受过相同古典教育的人。随着帝国内部的混乱与西欧的崛起,单纯的政治和宗教差异已经不能将他们同西欧区分开来,拜占庭人只能转向一种更持久的遗产,即古典希腊。在帝国灭亡前后,拜占庭的希腊认同发展到了顶峰。贝萨里翁在给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封信中,把希腊人称为我们的族群。

——金志高《拜占庭帝国希腊认同的缘起与流变》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各国从世界中心沦为二流国家的时候,欧洲人的共有意识使他们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欧洲认同逐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实体。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了仅仅在经济上的欧洲一体化遭到危机,欧洲人开始意识到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各国物质利益上的协调合作,而且需要一种欧洲意义上的观念和意识。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这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最初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展开,随着冷战结束,一些原本属于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也加入了欧盟。

——牛靖丽《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

根据材料一,指出拜占庭帝国对希腊认同加强的原因。

[["

拜占庭帝国长期传承了古希腊文化;拜占庭帝国陷入困境,借助希腊文化凝聚人心;西欧崛起后,拜占庭通过认同希腊寻求与西欧的认同。(答对3点)

"]]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时期。原因:依据材料“拜占庭帝国对于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却未因此而断裂……,将其融合、吸纳到基督教文化中”可知,拜占庭帝国长期传承了古希腊文化;依据材料“随着帝国内部的混乱与西欧的崛起,单纯的政治和宗教差异已经不能将他们同西欧区分开来,拜占庭人只能转向一种更持久的遗产,即古典希腊”可知,西欧崛起后,拜占庭通过认同希腊寻求与西欧的认同和拜占庭帝国陷入困境,借助希腊文化凝聚人心。

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

[["

从经济一体化发展到政治经济一体化(阶段性发展);以共同的欧洲文化认同为基础;从西欧扩展到东欧。

"]]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特点:依据材料“二战后,欧洲各国从世界中心沦为二流国家的时候,欧洲人的共有意识使他们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欧洲认同逐步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共同的欧洲文化认同为基础;依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实体”“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这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可知,从经济一体化发展到政治经济一体化(阶段性发展);依据材料“欧洲一体化最初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展开,随着冷战结束,一些原本属于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也加入了欧盟”可知,从西欧扩展到东欧。

高中 | 拜占庭与俄罗斯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发端于9世纪,采取拜占庭的制度,广泛接受拜占庭文化,直接从拜占庭那里继承了神学传统,包括神学的主体、方法和特色,17世纪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材料中所说的“宗教”和“帝国”是(        ) 在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曾免去亚历山大城主教的教职,塞奥多西二世则通过宗教会议罢免了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并将其流放。公元529年,查士丁尼关闭了雅典哲学院,将异教徒教授们流放,学院财产则被没收。这表明当时(        ) 如图所示为古代某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该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发端于9世纪基辅罗斯的俄罗斯,在继承和改造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宗教则沿用东地中海一带的东正教。这说明俄罗斯(        )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转运的货物非常多,有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这可用于说明拜占庭帝国(        ) 6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在《战史》中记载了拜占庭与波斯、汪达尔、哥特的战争。他在书中模仿修昔底德“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等纪事,其文笔、修辞技巧乃至叙事中夹杂演说词的写法都是“修昔底德式”的。这表明作者(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