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的拉丁美洲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工农结合的香蕉种植园和现代采矿区,都普遍采用机械化生产,这些技术深远地改变了巴拿马和拉美民众的生活方式。1821年,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巴拿马人已经开始参与共和制下的政治选举,不同肤色的公民均享受法律上的平等,这完全是对美国种族歧视的一种挑战。
——摘编自拉索《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讼的故事》
材料二
拉丁美洲国家延续并放大了殖民时期社会结构的断裂,社会普遍存在上层权贵集团与底层民众巨大的两极分化,中间阶层人数较少且能力羸弱。在发展与公平之间无法平衡,使得政府的政策选择处于“钟摆”似的周期性变动之中,最终导致政府的频繁更替与政局的动荡。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多个拉美国家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近半个世纪之后,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巴西等国家依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成为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
——摘编自刘持全《拉茨陷阱初探》
材料三
东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模式,依靠“看得见的手”加速实现现代化,有人形容为“孔子+斯密”。东方儒家文化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出现了“经济爱国主义”盛行的局面。东亚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重视人的因素要大于重视物的因素,视教育为民族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术”。人才的涌现弥补了发展的后发劣势。种种因素的合力使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摘编自刘燕《东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启示》
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巴拿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含义。
含义:巴拿马已开启工业化(机械化)建设;民众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巴拿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公民政治地位平等。(3点)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巴拿马。含义:据材料“机械化在很多热带地区都非常普遍”得出巴拿马已开启工业化(机械化)建设;据材料“深远地改变了巴拿马和拉美民众的生活方式”得出民众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据材料“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巴拿马人已经开始参与共和制下的政治选举”得出巴拿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据材料“公民还享受不同肤色的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得出公民政治地位平等。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东亚国家与拉美国家现代化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差异:拉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则实现现代化(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原因:政府(国家或政策):东亚地区政府能够立足国情,制定适合国情的战略;拉美国家的政府缺少战略定力,政策失误。
民众:东亚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重视教育,国民认同感强;拉美社会结构不合理,对国家缺少认同。
社会环境:二战后,东亚地区政局相对稳定,拉美则政局动荡,受外部势力影响大。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东亚国家与拉美国家。第一小问结果:根据材料“但近半个世阳之后,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巴西等国家依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成为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种种因素的合力使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可知,拉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没有实现国家阶层跃升,东亚则实现现代化。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东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模式,依靠‘看得见的手’加速实现现代化,有人形容为‘孔子+斯密’”“在发展与公平之间无法平衡,使得政府的政策选择处于‘钟摆’似的周期性变动之中,最终导致政府的频繁更替与政局的动荡”可知,政府治理能力不同:东亚地区政府能够立足国情,制定适合国情的战略,拉美国家的政府缺少战略定力,政策变动频繁,政策失误;根据材料“东方儒家文化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出现了‘经济爱国主义’盛行的局面。东亚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重视人的因素要大于重视物的因素,视教育为民族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术’”“拉丁美洲国家延续并放大了殖民时期社会结构的断裂,社会普遍存在上层权贵集团与底层民众巨大的两极分化,中间阶层人数较少且突力羸弱”可知,国民素养不同:东亚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重视教育,国民认同感强,拉美社会结构不合理,底层民众多,对国家缺少认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环境不同:二战后,东亚地区政局相对稳定,拉美则政局动荡,受外部势力影响大。
高中 |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