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修筑长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北方各族“求输马与中国铁锅、布、帛互市”,明统治者认为:“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后明政府在大同、宁夏、延绥等地设立马市。1571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国民党爱国将领马鸿宾所率81军,多次打退日军在绥西的进犯,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马鸿宾在军兵训练班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

材料三

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 (单位:人)

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
干部数量798610326118681569316261
干部逐年增长率 120.3%148.6%196.5%203.6%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6271091229423542407
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7.9%10.6%19.3%15%15.8%

——王巍《中共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研究——以建国前后宁夏为例》

材料四

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借助闽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22年间福建省参与对口帮扶的市县区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22年闽宁协作改变了啥》2018年7月19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长城的修筑特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

特点:规模大,涉及的地域广;用险制塞(与山地等自然条件结合、重点地区构成纵深多道的防御体系);集通讯预警、驻兵防御、屯田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作用: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进攻;有利于中原政权的稳定;保护中原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业文明(儒家文明)的稳定;长城一线的互市,有助于中原与少数民族的物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稳定北部边疆的和平局面;促进民族交融;有助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需从防御和交流两个维度作答,每点1分,每个维度任答三点得3分,两个维度各三点得6分)

"]]

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可得规模大,涉及的地域广;据材料一“控制山谷,扼守高地”,可得用险制塞(与山地等自然条件结合、重点地区构成纵深多道的防御体系);据材料一“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可得集通讯预警、驻兵防御、屯田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后明政府在大同、宁夏、延绥等地设立马市”、“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多个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如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进攻、有利于中原政权的稳定、保护中原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业文明的稳定、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以及有助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依存互补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军民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

[["

原因: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5分)

"]]

据材料二“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力保证”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围绕中国全民族抗战概况,可以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需要等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蕴含的历史信息。

[["

解读:1950年到1954年,宁夏干部总量迅速扩大;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需要大量干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任用力度;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同增强;有利于宁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等。(三个维度作答,每个维度2分,解读清楚来龙去脉,“是什么”每点1分,答出两点得2分;“为什么”答出两点得2分;“怎么样”任答两点得2分)

"]]

首先,据材料三“干部数量”从1950年的7986人到1954年的16261、“干部逐年增长率”1954年达到203.6%、“少数民族干部数量”1954年达到2407人、“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1954年达到15.8%等数据,可得1950年到1954年,宁夏干部总量迅速扩大;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次,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为什么(原因)”与“怎么样(意义)”思考和组织答案。可得为什么(原因)方面,即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需要大量干部;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同增强等;怎么样(意义)方面,如有利于宁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等,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福建援助宁夏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国家倡导东西部对口帮扶的意义。

[["

措施:派出干部对口帮扶;投入财政资金;引进福建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因地制宜发展宁夏特色产业;经济援助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进行。(任答三点得3分)

意义: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任答两点得2分)

"]]

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四“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可得派出干部对口帮扶;据材料四“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可得投入财政资金;据材料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可得引进福建企业;据材料四“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可得创造就业岗位;据材料四“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可得因地制宜发展宁夏特色产业;据材料四“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可得经济援助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以及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高中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