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货币与赋税制度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户口)浸坏,多非其实。……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材料表明( )
赋税调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土地情况的变化影响国家税收
","唐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权削弱
"]据材料“玄宗之末,版籍(户口)浸坏,……(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可知,到唐玄宗末年,户口不实,结合所学可知,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于是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改变了税收方式,因此可知,土地情况的变化影响国家税收,故选B项;
赋税调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说法错误,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
唐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但材料反映的是赋税制度,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项;
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权削弱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力减弱,排除D项。
高中 |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