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的结束,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先后失败,十月革命引起的革命高潮很快又归于平静。列宁指出:“经过三年的战争,我们迫使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放弃了继续干涉的念头。……长期僵持、双方最后不分胜负的局面终于形成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对峙、彼此制衡的均势局面。1919年底以来,列宁将和平共处理念作为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关系的一种常态化操作和经常性策略。列宁指出:“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做生意。”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假如“没有俄国,欧洲的经济生活就不可能调整好”。

材料二:

在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时期,列宁主张,要学习资本主义的生产知识、管理经验和劳动技能,并把学来的这些东西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去。列宁强调指出:试图不学习、不利用资本主义而自身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想法,是典型的中非洲居民落后心理表现在苏俄的上演;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企图将二者对立起来,不管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是完全不成立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效洲《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列宁将和平共处理念作为一种“常态化操作”的客观形势。

[["

客观形势:三年国内战争削弱了苏俄国力;战后人民需要和平的环境;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等世界格局的出现(一战后短暂和平局面的出现);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提升。

"]]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和世界。时代背景:据材料一“一战的结束,十月革命引起的革命高潮很快又归于平静”结合所学时代背景可得,一战后后短暂和平局面的出现或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等世界格局的出现;据材料一“经过三年的战争,我们迫使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放弃了继续干涉的念头”“长期僵持、双方最后不分胜负的局面终于形成了”可得,三年国内战争削弱了苏俄国力;战后人民需要和平的环境;依据材料一“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做生意”结合所学及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完成后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史实可得,20世纪初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提升。

评价材料二中有关列宁实行和平共处的基本策略。

[["

评价:维护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缓和了苏俄与西方势力的矛盾,维护了一战后短暂的世界和平局面;推动了苏俄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奠定了苏联外交战略思想的基础。

"]]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和世界。评价要从巩固苏维埃政权,维护一战后世界和平以及推动苏俄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材料二“要学习资本主义的生产知识、管理经验和劳动技能,并把学来的这些东西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去”、“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企图将二者对立起来,不管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是完全不成立的”可得,维护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推动苏俄经济发展与变革,结合所学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可得,奠定了苏联外交战略思想的基础;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形势可得,缓和了苏俄与西方势力的矛盾,维护一战后短暂的世界和平局面。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