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如表为唐朝中后期关中地区农业方面的相关记载。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

内容出处
玄宗时期,高力士于京城西北截沣水作碾(水磨),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后晋)刘昫《旧唐书》
广德二年(764年),工部侍郎李栖筠上书: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水磨)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请皆撤毁(宋)宋祁等新唐书》
大中六年(852年)诏曰:(京畿周围)百姓多端以麦造面入(京)城货易,所费亦多。切宜所在严加觉察,不得容许(宋)王溥《唐会要》
["

农产品加工业较发达

","

都城粮食买卖受到严格限制

","

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

","

政府重视农业的多样化经营

"]
[["A"]]

从 “高力士于京城西北截沣水作碾(水磨),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 以及 “豪戚壅上游取硙(水磨)利,且百所” 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关中地区利用水磨进行粮食加工的规模较大,这反映出农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故选A项;

“百姓多端以麦造面入(京)城货易……不得容许”,这里只是禁止百姓以麦造面入城货易,而不是限制都城粮食买卖,排除B项;

材料中只是提及了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的灌溉用水被占、农产品加工以及粮食入城贸易等方面内容,并未涉及人们食物种类、各类食物占比等饮食结构方面的信息,所以无法得出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的结论,排除C项;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业灌溉用水被侵占以及农产品入城贸易的管理,并没有涉及政府重视农业的多样化经营,排除D项。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