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战争与文化交锋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小明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将《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有关非洲的图片信息做了整理,部分呈现如下:

 

  
图3英国殖民者在非洲的野心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头目罗得斯的侵略野心,即要建立从埃及开罗到南非开普敦的殖民帝国。图4 加纳独立纪念拱门加纳在1957年宣布独立,成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

 

注:金砖国家,最初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因其国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的BRICK的读音相似,故得名。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这些国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写为BRICS

选择一个时间尺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非洲历史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予以简要说明。

[["

时间尺度:19世纪末至21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后期起,列强加快了侵略非洲的步伐,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说明:一战、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共产党的广泛建立有利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促进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0世纪下半期至21世纪,非洲国家先后独立,非洲殖民体系瓦解,独立后的新兴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遇到问题和挑战。说明:二战中,列强遭到严重削弱 ;二战中亚非拉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苏联和中国革命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先后独立,非洲殖民体系瓦解。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提供前提,但殖民时期形成单一出口自然资源的畸形经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使得非洲国家发展任务艰巨。

"]]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非洲。第一小问,时间尺度结合材料可以选择19世纪末至21世纪。第二小问,阶段划分及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出阶段特征及原因。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段特征是,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说明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后期起,列强加快了侵略非洲的步伐,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段特征是,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说明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共产党的广泛建立有利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促进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0世纪下半期至21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段特征是,非洲国家先后独立,非洲殖民体系瓦解,独立后的新兴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遇到问题和挑战。说明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列强遭到严重削弱 ;二战中亚非拉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苏联和中国革命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先后独立,非洲殖民体系瓦解。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提供前提,但殖民时期形成单一出口自然资源的畸形经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使得非洲国家发展任务艰巨。

从材料中任选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非洲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图片:“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金砖国家峰会”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

论题:中非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现代化。

阐述:“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反映非洲人口和粮食问题严重,21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世界仍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巨大的南北差距,国际体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利,非洲大陆整体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金砖国家峰会”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共谋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中非合作论坛的举行和中非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世界。首先,从材料中任选两幅图片,如图片“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金砖国家峰会”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阅读材料“‘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围绕非洲的历史提炼论题:中非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现代化。

其次,结合现代非洲发展的史实分析这两幅图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比如“20世纪80年代,饥饿的非洲儿童”就反映了非洲人口和粮食问题严重,然后分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世界仍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巨大的南北差距,国际体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利,非洲大陆整体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金砖国家峰会”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共谋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中非合作论坛的举行和中非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创作于1919年的美国漫画《威尔逊:国际联盟》(描绘了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威尔逊带着国际联盟盟约回到美国的遭遇。)威尔逊的遭遇预示着(        ) 一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 1917年8月,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宣战,并制定了“以工代兵”的参战政策,约14万华工被派遣到欧洲战场。一战结束后,这些华工成为声援五四运动的重要力量,后来有的还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据此可知,一战客观上(        ) 一战期间妇女开汽车、驾驶运输机、渡伤员;一战后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骤然上升,束身衣和裙撑也永远消失。以上材料说明当时(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没落""衰败"的悲凉气氛中,许多学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甚至掀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当时西方学者的做法意在(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由此可知(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