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浙江浦江义门郑氏,受到过宋、元、明三朝旌表,其《郑氏规范》流传后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绮,婺州浦江人,善读书,通《春秋》榖梁学,以肃穆治家,九世不异爨(cuàn,分家另起炉灶)。

——《宋史·孝义传》

郑文嗣,婺州浦江人,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子孙从化,皆孝谨。虽尝仕宦,不敢一毫有违家法。

——《元史·孝友传》

郑濂,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元末兵起,大将数入其境,相戒无犯义门。……会胡惟庸以罪诛,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竟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辨。”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明史·孝义传》

材料二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

子弟年十六以上,许行冠礼。须能暗记四书一经正文,讲说大义,方可行之。

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

里党(泛指邻居)或有缺食,裁量出谷借之,后催元谷归还,勿收其息。其产子之家,给助粥谷二斗五升。

吾家既以孝义表门,所习所行,无非积善之事。子孙皆当体(体会)此,不得妄肆威福,图胁(谋划胁迫)人财,侵凌人产,以为祖宗积德之累,违者以不孝论。

——摘选自《郑氏规范》

义门郑氏受到宋、元、明三朝旌表,对此作出评述。

[["

宋、元、明时期,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大力提倡,传统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郑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精通儒学,崇尚家庭和睦,提倡孝行,以家法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与统治理念相一致,受到统治者的高度肯定。家族通过《郑氏规范》,倡导人伦价值观念,学习儒学经典,规范做官者的行为,讲求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使家族历经三代而不衰,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朝廷通过旌表郑氏家族,宣扬传统价值观,借以加强社会教化,维护政治统治。传统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

本题是评价题。时空是宋元明(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明时期,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大力提倡,传统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社会生活。根据材料“郑绮,婺州浦江人,善读书,通《春秋》榖梁学,以肃穆治家,九世不异爨”和所学知识可知,郑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精通儒学,崇尚家庭和睦,提倡孝行,以家法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与统治理念相一致,受到统治者的高度肯定。根据材料“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里党(泛指邻居)或有缺食,裁量出谷借之,后催元谷归还,勿收其息。其产子之家,给助粥谷二斗五升。”得出,家族通过《郑氏规范》,倡导人伦价值观念,学习儒学经典,规范做官者的行为,讲求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使家族历经三代而不衰,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最后,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教化的影响角度分析,朝廷通过旌表郑氏家族,宣扬传统价值观,借以加强社会教化,维护政治统治。传统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汉朝时期,董仲舒认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这反映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 下表为两汉文学家族所属主要文化区域的统计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秦代设博士官,掌管《诗》《书》及诸子百家典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博士官不为“通古今”而为“作经师”,专意于传经讲学,宣扬儒家学说。这一变化说明(        ) 距今4500—3000年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尊、玉璋、黄金权杖和海贝等文物,其中的玉璋与夏商王朝的玉礼器形制大体一致,但黄金权杖在夏商时期中国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过。这些考古发现(        ) 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儒家拘泥迂腐的作风,和他好大喜功的秉性格格不入。他所用的大臣,大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知刑法的人。这说明汉武帝(        ) 下表列举了先秦诸子百家代表作中关于“圣人”的一些描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