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哪吒到底是谁?哪吒最早原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那吒”。宋代以后,道教将佛教的“那吒”吸收并改造为道教神祇“哪吒”,赋予其更丰富的本土化特征。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塑造,赋予其叛逆、勇敢、忠诚的性格特征,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哪吒。1979年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变身为一个反抗东海龙王压迫、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赋予哪吒“逆天改命”的现代精神,引发广泛共鸣。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深深打动观众。随着电影在全球热播,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巨大反响。
——摘编自付方彦《哪吒形象在中国的流变过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哪吒与中华文化”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阐释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2分)
示例一
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2分)
阐释:哪吒的形象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后,经历了千年演变,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吸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宋代道教将佛教护法神“那吒”吸纳为本土神祇“哪吒”,并赋予其道教神性;明代《封神演义》融入了儒家伦理与民间对个性解放的诉求,将哪吒塑造成反抗父权、追求自由的少年英雄,哪吒从宗教护法神向文学经典神话人物的转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现代以来,哪吒形象的重塑与时代主题深度契合,展现了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8分)
综上,哪吒形象的千年演变,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2分)
示例二
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折射出时代发展影响中华文化。(2分)
阐释:佛教护法神“那吒”被道教吸纳为“哪吒”,这体现了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趋势;明代《封神演义》通过哪吒的叛逆,表达了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批判,与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的市民意识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哪吒形象的重塑始终紧扣时代主题:1979年《哪吒闹海》中,哪吒反抗东海龙王的压迫,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勇于开拓、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强调英雄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进程中个人价值的觉醒;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又通过多元文化符号的叠加,传递了新时代“文化自信”与“美美与共”的理念。(8分)
综上,社会发展推动文化符号与时俱进,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分)
"]]首先,据材料“哪吒最早原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那吒’”、“宋代以后,道教将佛教的‘那吒’吸收并改造为……赋予其更丰富的本土化特征”、“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塑造,赋予其叛逆、勇敢、忠诚的性格特征”、“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哪吒”等并结合所学,可以拟定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或者“哪吒形象的演变折射出时代发展影响中华文化”。其次,紧扣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对所拟定的论题展开阐释,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就答案示例一而言,紧扣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注意围绕以下方面展开阐释:总况:哪吒的形象演变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吸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分别阐释:宋代道教将佛教护法神“那吒”吸纳为本土神祇“哪吒”,并赋予其道教神性;明代《封神演义》将哪吒塑造成反抗父权、追求自由的少年英雄,哪吒从宗教护法神向文学经典神话人物的转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现代以来,哪吒形象的重塑与时代主题深度契合,展现了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就答案示例二而言,紧扣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注意围绕以下方面展开阐释:佛教护法神“那吒”被道教吸纳为“哪吒”,体现了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趋势;明代《封神演义》表达了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批判,与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的市民意识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哪吒形象的重塑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最后,末尾附上总结性的语言(小结),以升华所拟定的论题,如哪吒形象的千年演变,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或者社会发展推动文化符号与时俱进,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