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便下令起草,在法典制定过程中,拿破仑多次参与一些法律条文的讨论,始终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对理性的原则,1804年3月由立法院通过。第一部分是人法,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晚年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摘编自Diane《拿破仑民法典》等

材料二

1954年,中国开启了民法典的编制工作。1957年编纂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等13个法律文件,与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有共通之处。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摘编自刘凯《<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的依据。

[["

践行了启蒙思想: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体现了拿破仑治国思想;是近代资产阶级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

据材料一“在法典制定过程中,拿破仑多次参与一些法律条文的讨论”得出体现了拿破仑的治国思想;据材料一“始终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对理性的原则”得出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践行了启蒙思想;据材料一“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得出是近代资产阶级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特点,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行的伟大历史意义。

[["

特点:历时长;由民事单独立法到汇总成典;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立法原则: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意义:保障人民权利: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特点:据材料二“1954年,中国开启了民法典的编制工作”“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具有历时长的特点;据材料二“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概括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民事单独立法到汇总成典;据材料二“1957年编纂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与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有共通之处”、“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概括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立法原则。

历史意义:据材料二“《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得出保障人民权利;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以及随后一系列民事单独立法的出台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结合所学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历史意义。

高中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古罗马典籍《学说汇纂》中记载了一场由理发产生的血案:如果众人玩球,其中一人使劲地把球掷在一个理发师的手上,而后者恰巧正给一个奴隶剃须,结果该奴隶的喉咙被用着的剃刀割开,在此情况下,有过错的人要负责(如下表)。这反映了罗马法(        ) 19世纪,《拿破仑法典》引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如火如荼地展开统一法典化运动——在欧洲有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在美洲有那些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国家,还有日本、土耳其、埃及等,无不受到《拿破仑法典》的激励与启发。这说明《拿破仑法典》(        ) 在古罗马时期,有一位经常穿梭于罗马城与北非地区进行商贸活动的商人。在一次贸易往来中,他与北非地区的一名非罗马城的公民就贸易合同的某些条款产生了分歧和争议。在这种情况下,该商人最有可能选择哪一法律依据来解决问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查士丁尼在位时期规定,拜占庭帝国境内妇女的嫁资受到法律保护,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理由是“妇女拥有充足的嫁资以便繁衍后代和增加城市人口是非常必要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 1681年法国颁布《海事法典》,给予船主们的补贴导致造船量大增,法国逐渐形成了一支可观的商船队,使得海外贸易,特别是同北欧、西班牙、利凡特地区和法属殖民地的贸易大为扩展。由此可知,该法典(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