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西欧封建社会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西欧封建社会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政权与教权是为西欧封建制度、为封建主阶级服务的两种权力。它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由西欧封建制度发展决定的。同时,这两种权力的并存及其相互关系,对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又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影响。中古中后期,教权与君权彼此对立的因素日益增长。在西欧封建制度充分发展的阶段,教会的权力登峰造极,成为停滞不动的保守势力的总代表。对于西欧封建社会中出现的新因素、新形势,教会不仅不能适应,而且格格不入。谁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谁必将被历史证明它的虚弱性和腐朽性。

——摘编自胡玉堂《中世纪西欧的政权、教权与封建制度》

根据材料,概括封建社会中国与西欧国家制度以及发展趋势方面的异同。(10分)

[["

异: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君权与相权之争长期存在,持续到明初;神权影响力小。(4分答出两点即可)西欧:王权与教会权力长期并立;中世纪后期两者矛盾逐渐激化;中央权力相对薄弱。(4分答出两点即可)

同:封建社会后期,君权逐渐加强。(2分)

"]]

异:据材料一 “统一政府、中央的郡县制度、宰相之废止” 等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皇权与相权虽有划分但皇权不断加强,最终在明代废除宰相实现高度集权;而据材料二 “政权与教权、’两种权力、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制度充分发展” 等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存在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中古中后期教权与王权对立加剧,且地方封建领主权力较大,中央权力相对薄弱。

同:据材料一 “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宰相之废止”等可知中国皇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据材料二 “教权与君权彼此对立、违背历史发展、虚弱性和腐朽性”等可知西欧王权在与教权的斗争中也逐步走向强大。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简析两者出现不同的影响因素。(4分)

[["

影响因素:中国: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

西欧:西欧是封建庄园经济和教会经济占主导地位,这是西欧世俗王权与教会权力长期并立、西欧中央权力相对薄弱的决定性因素。(2分)

"]]

据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自秦汉起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皇权与相权虽有划分但皇权不断加强,明朝时废除宰相,皇权高度集中;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可知,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这种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和反作用。据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存在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中古中后期教权与王权对立加剧,中世纪后期教权虽渐衰但王权仍受多方掣肘,中央权力相对薄弱;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可知,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经济,庄园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封建领主在庄园内拥有较大权力,这使得地方势力强大,中央难以集权;同时,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经济实力雄厚,在经济上对王权形成制约,进而影响了政治上王权与教权的长期并立和相互制衡,这也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中 | 西欧封建社会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公元8世纪,查理·马特发起“采邑改革”,逐渐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建主从关系;诺曼征服(1066)后,威廉一世建立起“封臣的封臣还是我的封臣”的封建体系。这一变化(        ) 最初,西欧封君封臣制下,“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君主将从诺曼底引进的封建制加以改造,要所有大小封建主向其效忠,形成“我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据此可知,英国(        ) 13世纪,西欧庄园领主不再亲自监管农奴耕种领主自营地,而是和新开发的土地一样,向农奴收取租金;农奴通过在自由市场上出售剩余产品以赎买人身自由。这些现象(        ) 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庄园领主或其管家在他们主持的庄园法庭上审理庄园内的经济案件时,经常会涉及到各种农副产品在市场中的售卖价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在中世纪西欧的“臣服礼”仪式中,两人对面而立,其中一人愿意为人效劳,另一方则愿意接受他人效劳,前者合掌于后者双手中以表示服从。这种服从有时进一步由一种跪拜姿势并加以宣誓加以强化,然后双方以唇相吻,表示友谊与和谐。这一仪式旨在(        )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并加冕新王。他将土地分封给诺曼骑士作为采邑,并要求向他效忠。诺曼人说法语,但仍沿用盎格鲁—撒克逊司法制度和税收制度。威廉还进行了人口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地产和牲畜等等。这些措施(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