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贵族反叛促成《大宪章》的诞生,限制了权力的专横;而王权的强大,也同样避免了贵族集团的堕落。国王与贵族的均势,使得英国议会成为整合国家的基础;它一方面构成对绝对权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却不断强化国家能力。它限制了征税权的滥用,也同时赋予经由议会的征税以更强大的合法性基础。在《大宪章》之后,贵族所承担的税负并未减少,反而持续增长。在此后的对威尔士、苏格兰的战争中、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我们都看到议会的合作与对王权的支持。

——摘自于明《<大宪章>的两种命运》

材料二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的宣言和决议中表示,殖民地人的所作所为,“如同他们的英国人祖先在相似案例中所经常做的那样,是在声张和维护他们的权利和自由”。时光似乎再度倒流,与1215年的贵族和骑士、17世纪初的柯克和议会派一样,面对专制权力的压迫,殖民地人接过了捍卫《大宪章》的重任。但是,不同于北美革命者的祖先,此时权利话语的内涵已然大为扩充,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涵。大陆会议宣言称,“依据永恒的自然法、英国宪法的原则、诸多特许状或契约”,“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得享“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然而,到了1787年的费域制宪会议,各州代表们对《大宪章》几乎没有提及。在其后批准宪法的论辩中,是否需要专门制定一部旨在保护个人自由的《权利法案》成为辩论的焦点。

——摘自薛冰清《<大宪章>与美国革命前后的政治文化变迁》

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诞生对英国的影响。(6分)

[["

影响:限制了专权,导致国王与贵族均势,提升议会地位,强化国家力量,合理征税,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6分)

"]]

据材料一“限制了权力的专横”可知,《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专横权力,可得限制了专权;据材料一“而王权的强大,也同样避免了贵族集团的堕落”可知,《大宪章》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力量对比,避免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控制,可得导致国王与贵族均势;据材料一“国王与贵族的均势,使得英国议会成为整合国家的基础”可知,《大宪章》促进了议会作为国家整合基础的角色,增强了其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成为对王权的重要制约力量,可得提升议会地位;据材料一“另一方面却不断强化国家能力”可得强化国家力量;据材料一“它限制了征税权的滥用,也同时赋予经由议会的征税以更强大的合法性基础”可知宪章限制了征税权的滥用,确保了税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可得合理征税;据材料一“在此后的对威尔士……我们都看到议会的合作与对王权的支持”可知,由于议会的支持,英王得以获得必要的资源来参与并赢得对外战争,如威尔士、苏格兰、法国以及西班牙的战争,可得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宪章》被北美革命者赋予新的政治意涵的主要历史背景,分析1787年美国制宪时没有提及《大宪章》的原因。(8分)

[["

背景:反英独立的呼声高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兴起与扩展,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

原因:《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王权,而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美国宪法已经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分)

"]]

第一小问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背景,政治上,据材料二“面对专制权力的压迫,殖民地人接过了捍卫《大宪章》的重任”结合所学,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感到不满,反英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可得反英独立的呼声高涨;思想上,据材料二“‘依据永恒的自然法……得享‘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结合所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为北美殖民地人民提供了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论基础,可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兴起与扩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自由和财产权的保护更加关注,可得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没有国王的存在,因此《大宪章》中关于限制王权的内容不再适用,可得《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王权,而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结合所学,美国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大宪章》则主要通过限制国王的权力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制宪过程中,美国代表们更倾向于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宪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大宪章》的内容,可得美国宪法已经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高中 | 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6世纪时法兰克王国的《萨利克法典》中规定,“如果有人被控告而又没有证人证明他无罪,那么有必要令他以汤釜神判法(嫌疑人要用右手从沸水中取出指定物品)为自己洗清罪名”。这说明当时的法兰克王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1、12世纪,英国商事纠纷不断增多;13世纪晚期,“商人法”在英国应运而生。英国学习欧洲大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人法”,使得许多欧洲贸易中心常见的新法律原则成为英国法律的一部分。“商人法”在英国的出现说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世纪西欧农村居民小时从自己的祖父母、父母那里,长大以后从乡下神父那里,得知天堂、地狱、耶稣救世人等说法。神父也大都告诫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不许贪恋别人财物等十诫内容,要他们逆来顺受,忍受一切。这反映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3世纪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全文共63条,主要内容有:保护贵族和骑士领地继承权;国王未经贵族、骑士会议同意,不得任意向附庸征发任何免役税和协助金;限制国王的司法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等。由此可知《大宪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在15世纪开始的习惯法编纂过程中,法国不仅明确了“国王高于习惯,习惯的权威来源于国王”的原则,而且规定为编纂习惯法而召开的地方三级会议受国王特派官的主导,这反映了当时法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