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刻度尺的读数和使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刻度尺的读数和使用
某学习小组尝试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
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甲所示的$F-L$图像。则弹簧原长$L_{0}=$ $\;\rm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rm N/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当弹簧弹力为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3.00\;\rm cm$;
由胡克定律可知$k=\dfrac{\Delta F}{\Delta L}=\dfrac{12}{(9.0-3.0) \times 0.01}\ \text{N/m}=200\ \text{N/m}$
如图乙所示,若将该弹簧左端固定在中间带有小圆孔的竖直挡板上,弹簧右端连接细线,细线穿过圆孔,通过光滑的滑轮与钩码相连,竖直挡板固定在刻度尺$0$刻线处,已知每个钩码重为$0.5$ $N$,当水平弹簧压缩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乙所示。由此可推测所挂钩码的个数为 个。
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读数为$1.50\;\rm cm$,由胡克定律可知$F=k(L_{0}-L)=3\;\rm N$
由题可知每个钩码重$0.5$ $N$,由此可推测所挂钩码的个数为$n=\dfrac{F}{G}=6个$
高中 | 刻度尺的读数和使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