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如图$1$所示,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三象限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2E$;第二象限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也为$2E$;第一象限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质量为、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从 $A$点由静止释放,$A$点位置坐标为($-d$,$-d$),不计该离子的重力。
求离子第一次通过 $x$轴时的速度大小;
$2\\sqrt{\\dfrac{Eqd}{m}}$;
"]]离子第一次通过 $x$轴时的速度大小为$v_{1}$,在第三象限的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qEd=\dfrac{1}{2}mv_{1}^{2}$
解得$v_{1}=2\sqrt{\dfrac{qEd}{m}}$;
求离子第二次通过 $y$轴时的位置坐标;
$(0, 10d)$;
"]]离子在第二象限做类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y_{1}=v_{1}t_{1}$
水平方向有$d=\dfrac{1}{2} \times \dfrac{2qE}{m}t_{1}^{2}$
联立解得$y_{1}=2d$
$t_{1}=\sqrt{\dfrac{md}{qE}}=\dfrac{1}{12}T$
故离子第一次通过$y$轴时的位置坐标为$(0, 2d)$;
因第一象限电场强度为第二象限的一半,因此第一象限加速度大小为第二象限一半,且方向相反,因此在第一象限内需要用$2t_{1}$时间先匀减速为$0$,再通过$2t_{1}$时间反向匀加速再次回到$y$轴,由此有$t=2t_{1}+2t_{1}=4t_{1}$
竖直方向的速度不受影响,一直是$v_{1}$,因此有$y_{2}=v_{1} \times 4t_{1}=8d$
最后有$y=y_{1}+y_{2}=10d$
离子第二次通过 $y$轴时的位置坐标$(0, 10d)$;
若离子第一次进入第一象限后开始计时,第一象限中的电场按图$2$ 规律变化(图中 $T=12\sqrt{\dfrac{md}{Eq}}$),忽略电场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求离子第$4$ 次通过$y$轴的位置坐标。
$(0, 38d)$。
"]]由第二问可知,带电粒子第一次经过 $y$ 轴的坐标为$(0, 2d)$,用时为$t_{1}=\sqrt{\dfrac{md}{qE}}=\dfrac{1}{12}T$
此时粒子进入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粒子在$0-\dfrac{T}{6}$的时间内减速为 $0$,$\dfrac{T}{6}-\dfrac{T}{3}$的时间内水平速度为 $0$,在$\dfrac{T}{3}-\dfrac{T}{2}$的时间内水平方向匀加速,再次回到$y$轴,总时间为 $6t_{1}$,因此有$y_{2}=v_{1} \times 6t_{1}=2\sqrt{\dfrac{qEd}{m}} \times 6\sqrt{\dfrac{md}{qE}}=12d$
此时粒子离开第一象限进入第二象限,此时时刻为$\dfrac{1}{2}T$。进入第二象限后,水平方向,经过$\dfrac{1}{12}T$的时间先匀减速为 $0$,再次反向匀加速$\dfrac{1}{12}T$时间回到$y$轴。因此有$y_{3}=v_{1} \times 2t_{1}=2\sqrt{\dfrac{qEd}{m}} \times 2\sqrt{\dfrac{md}{qE}}=4d$
此时粒子与第三次经过$y$轴,此时时刻为$\dfrac{2}{3}T$。
在$\dfrac{2T}{3}-\dfrac{5T}{6}$,由于此时第一象限内不存在电场,带电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向右。
在$\dfrac{5T}{6}-T$时间内出现电场,带电粒子匀减速为 $0$。
在$T-\dfrac{7T}{6}$的时间内,第一象限不存在电场,同时粒子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也为 $0$,在水平方向不运动。
在$\dfrac{7T}{6}-\dfrac{4}{3}T$的时间内,带电粒子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向左匀加速,和匀减速的位移相互抵消。
在$\dfrac{4}{3}T-\dfrac{9T}{6}$的时间内,第一象限不存在电场,带电粒子再次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与$\dfrac{2T}{3}-\dfrac{5T}{6}$时间内的位移相互抵消,再次回到$y$轴。
此时粒子第四次回到$y$轴,此次用时总时间为$\dfrac{5}{6}T=10t_{1}$
因此有$y_{4}=v_{1} \times 10t_{1}=20d$
最后有$y=y_{1}+y_{2}+y_{3}+y_{4}=38d$
离子第$4$ 次通过$y$轴的位置坐标$(0, 38d)$。
|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