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概括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概括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道

聂鑫森

四十年代的古城湘潭,有一家很出名的饭馆,叫听涛馆。

听涛馆出名,除了它的位置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它的菜烧得很精美,特别是“四作鱼”。

城中著名书法家郦大成,常一个人到这里来吃“四作鱼”。他一走进店堂,胖胖的老板宋一吟必从里面迎出来。

听涛馆不仅仅郦大成喜欢光顾,城中的文化人也都喜欢到这里来,来听涛声依旧,感慨那似水年华,来品上等鱼味,体会酒逢知己的妙旨。

只有殷天石不来,因为郦大成常在这里盘桓,有一点分庭抗礼的意思。

这小小的古城,居然有两个最出名的书法家,除郦大成之外,还有殷天石。若再将二人分出个高下来,自然郦大成要位列祭酒之位,殷天石不得不屈居第二了。一是资历,郦大成差不多长殷天石二十岁,已年近花甲了;二是功力,郦大成有家学渊源,七岁开始学书,专攻颜帖,城中店铺的招牌、布幌有一大半出自他的手笔。殷天石可称得上是后起之秀,一手隶书写得浑厚妩媚,且能左右开弓,双管齐下,只是性子高傲,不甘屈居人下。

若有人在殷天石面前提及郦大成的字写得好,殷天石会立刻打断这人的话头,冷笑一声:“真的吗?不就是一个颜真卿嘛——况且还不是颜真卿!”

倘若有人在郦大成面前说到殷天石将来必定有大造化时,郦大成只是哈哈一笑,也不说别的话,然后便转移话题。

反正,他们虽无仇无怨,却是冷淡如水,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互不相扰。

一九四四年初夏,湘潭陷落,日军趾高气扬地进了城。

殷天石有些祖业,妻子又是个极贤德的人,颇会操持家务,衣食摆弄得清清楚楚。

这天,殷天石在大街的热闹处,见许多人围在一堵大墙前看什么,也就好奇,便钻进去看。原来是一张告示,关于征税的。告示上的字系住了他的一双眼睛,他一眼就认出是出自郦大成的手笔!他冷笑了一声:这是中国人干的事吗?随即,竟有些高兴起来:想不到你郦大成是这么一个人!

回到家里,他特意斟了一杯酒,边呷边对妻子说起这件事,很是快意。

殷夫人说:“郦先生也不至于寒碜到这步田地,只怕有他的苦衷。”

殷天石立即板起一张脸,说:“这是名节上的事!能苟且吗?”

到了晚间,殷天石悄悄地出去了。不到一个小时,他兴致勃勃地回来了,从怀里掏出一张告示——原来,他去揭告示了。

他把告示钉到画室的墙上,在灯下看了又看,心中便有了一个计划。他要把郦大成写的告示一一收藏,待有一天,定要将郦大成请来观赏,看他还有何话说。

殷天石画室的墙上,钉着一张一张的告示,日子仿佛是从告示上流过去的。

冬天了。殷天石冒着大雪,走在大街上,他想去听涛馆吃“四作鱼”,喝一壶酒,顺便到那里去听听野议,因为他听说郦大成如今不怎么去听涛馆了。

正走着,不远处迎面走来一个人,枯瘦的脸色,单薄的身子,一颤一颤地在风雪里摇晃。这不正是郦大成吗?

刹那间,殷天石兴奋起来,连忙迎了上去,一拱手:“郦先生,多日不见,可好?”

郦大成一愣,抬起头来,忙说:“哦,殷先生,这么大的雪也出来了?”

“来来来,郦先生,前面就是听涛馆,我请你去喝杯酒。”

“多谢了,我……我……还有事哩。”

不管郦大成应允否,殷天石拽起他就走,如同挟持了一个俘虏。

殷天石在楼下大堂挑了个正中的位置,很热情地让郦大成坐下来。

果然有很多熟人隔座和殷天石打招呼,对郦大成则露出一脸的不屑。殷天石高兴极了,心想: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殷天石问:“近来有何大作?”

郦大成苦着脸说:“我还能写什么?写些告示,贴在城中各处,你没见?”

殷天石没想到郦大成会如此直率,许多积在喉头的话竟再说不出口,只是叹息了一声。

匆匆喝完一杯酒,郦大成便毅然告辞,临别时说:“老弟,以后无论在何处见到我,不要打招呼,我毕竟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了!”

说完,拱拱手,飞快地走了。

殷天石狠狠地发了一阵呆。

第二年的八月,日本人投降了。

殷天石正在家中开怀畅饮,忽见宋一吟匆匆走进来。

宋一吟的眼里涌满了泪水,哽咽着说:“郦先生死了,死前写了一封信,让我交给你。”

殷天石大吃一惊,问:“他是怎么死的?”

“古城一光复,他在一个夜晚到石子垴投水死的。”

殷天石冷冷一笑,说:“他不死又能怎么样?为日本人写告示,晚节不保啊!”宋一吟长叹一口气,转过身,走了。

殷天石拆开信封,急急地念起来:天石贤弟:

吾平生之憾事,乃苟且偷生;竟为敌伪书写告示,使九泉下的列祖列宗蒙受耻辱,虽万死亦不能辞其罪孽。

今苦海有涯,倭寇将败,吾还有何面目以存世间?诀别人世之际,作书一封与尔,叙我苦衷,望获尔之深谅。

因城中印刷厂外迁,敌指定吾与尔为书写告示之人,吾念及尔正当壮耳,前途无可限量,恐一入泥淖,终身难以洗刷清白,便称尔字粗俗,不如由我一人担承。

此后岁月,痛苦不堪,欲生,则成千夫所指,欲死,则尔必承此厄难,故而忍辱偷生,度日如年矣。

今吾一去,尔成书坛盟主,此后望呕心沥血,精进技艺,弘扬我中华文化。

郦大成顿首

殷天石读罢,忍不住嚎啕恸哭起来。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说善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殷天石的“立刻打断”“冷笑”与郦大成的“哈哈一笑”“转移话题”形成对比,人物个性鲜明,如在眼前。

","

小说第六段看似闲笔,实则不可或缺,既交代郦大成和殷天石的书法造诣,又为下文湘潭沦陷后的故事做了铺垫,还使文章充满文化气息。

","

小说在构思上巧设误会,殷天石对郦大成的误会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结尾处情节突转则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化。

","

小说语言文白相糅,郦大成书信文字古朴典雅,但与殷天石在饭馆对话时却出言直白,强烈的语言反差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与多变。

"]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强烈的语言反差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与多变”错误。语言的反差主要是凸显两人人物性格的不同,并没有凸显“人物性格的复杂与多变”。

故选D。

小说结尾处殷天石的“嚎啕恸哭”包含了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①为错怪郦大成而羞愧。殷天石以为郦大成变节为日本人写告示,其对此表示不齿,真相大白后,他为自己对为错怪郦大成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②为郦大成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而感动。郦大成为日本人写告示,宁愿声名受损也要保全他人的清白,这种君子之风让殷天石备受感动。

③为郦大成的离世深感痛惜。郦大成才华横溢,为护人清白而忍辱偷生,最终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殷天石对此深感痛惜。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他冷笑了一声:这是中国人干的事吗?随即,竟有些高兴起来:想不到你郦大成是这么一个人!”可以看出殷天石以为郦大成变节为日本人写告示,对此表示不齿,读完信后真相大白,他为自己对郦大成的误解而深感内疚,为错怪郦大成而羞愧。

②“因城中印刷厂外迁,敌指定吾与尔为书写告示之人,吾念及尔正当壮耳,前途无可限量,恐一入泥淖,终身难以洗刷清白,便称尔字粗俗,不如由我一人担承”,可以看出郦大成为日本人写告示是因为保护殷天石,宁愿他自己名声受损,也要保全殷天石的清白,这种君子之风让殷天石备受感动,为郦大成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而感动。

③由“郦大成有家学渊源,七岁开始学书,专攻颜帖,城中店铺的招牌、布幌有一大半出自他的手笔”可知郦大成才华横溢,“吾平生之憾事,乃苟且偷生;竟为敌伪书写告示,使九泉下的列祖列宗蒙受耻辱,虽万死亦不能辞其罪孽”,可以看出为护殷天石清白,郦大成自己忍辱偷生,最终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殷天石对此深感痛惜,为郦大成的离世深感痛惜。

小说以“书道”为题,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

①郦大成和殷天石两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和成就。

②两人书法造诣折射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及为人处世之道。

③两位书法家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的气节与操守。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①“居然有两个最出名的书法家,除郦大成之外,还有殷天石”,表层含义“书道”指郦大成和殷天石两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和成就。

②“殷天石高兴极了,心想:总算出了一口恶气!”“郦大成便毅然告辞,临别时说:‘老弟,以后无论在何处见到我,不要打招呼,我毕竟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了!’”可以看出两人不同的为人处世之道,看到郦大成落魄,殷天石心中大喜,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是郦大成还在为殷天石考虑,为他着想,让他以后见面不要打招呼,“书道”的深层含义指两人的书法造诣折射出的不同性格及为人处世之道。

③“敌指定吾与尔为书写告示之人,吾念及尔正当壮耳,前途无可限量”虽然两人平时关系“冷淡如水”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郦大成顾忌殷天石的前途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愿意自己承担投敌卖国的罪名。而殷天石在听说郦大成投水死后,也为才华横溢的他而深感痛惜,所以“书道”从主旨上来说应该指两位书法家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的气节与操守。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