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家地理》刊登了一条环绕乌鞘岭的旅游路线,呈现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差异。乌鞘岭是东亚夏季风到达的西端,《史记》首次提到该地区为古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

材料二西北干旱荒漠区位于我国西北,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风沙分布广等特点。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简图,图2为东祁连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从地形地势、气候、农业活动角度说明乌鞘岭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

地处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农耕区、畜牧区的过渡地带。

"]]

读图可知,从地形地势角度,乌鞘岭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处,青藏高原属于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属于第二阶梯,因此乌鞘岭地处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从气候角度看,乌鞘岭以东主要是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乌鞘岭以西主要是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因此,乌鞘岭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从农业活动看,乌鞘岭以东以种植业为主,以西以畜牧业为主,因此乌鞘岭是农耕区、畜牧区的过渡地带。

从水汽来源角度,分析甲、乙两区域不属于干旱荒漠区的原因。

[["

甲地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乙地受来自太平洋水汽(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伊犁河谷,开口向西,有利于来自大西洋(西风)、北冰洋的水汽深入,降水较多;乙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东,来自太平洋水汽(东南季风)的影响,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甲乙两地不属于干旱荒漠区。

相比东祁连山山地A坡,描述B坡垂直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差异:A坡和B坡基带类型不同;B坡自然带带谱更丰富;B坡发育森林带(针叶林带);B坡雪线较低。

原因:B坡基带海拔较低;B坡相对高差较大;B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

垂直自然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带、自然带数量、类型、雪线等,读图可知,A坡和B坡基带类型不同,A坡基带是高寒草原带,B坡基带是半灌木荒漠带;B坡自然带有8个,A坡只有4个,B坡自然带谱更丰富;B坡在山腰处发育森林带(针叶林带),A坡没有;B坡雪线较A坡低 。差异形成原因主要与基带海拔、相对高差、坡向等有关,基带海拔:B坡基带海拔较低,与A坡基带不同;相对高差:B坡相对高差较大,与A坡相比自然带谱更丰富;B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B坡有针叶林带而A坡没有,且B坡雪线更低。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