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

 

①②③④四点气压值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④③②①","②①③④"]]

读右图可知,甲地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大,乙地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小,因此甲地的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乙地的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③④四点气压值由小到大的排序是④③②①,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的高压,是空气受冷形成的,故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是空气受热形成的,故乙地气温高,故②地气温高于①地;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C,③④距离近地面的高差相同的情况下,下降相同的温度,故③地气温高于④地,则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②①③④。

若此时是白天,         (甲/乙)地表示海洋,a风向是         风,较为         (干燥/湿润)。

[["甲","西北","湿润"]]

由上题分析,甲地的近地面为冷高压,乙地的近地面为热低压,白天海洋降温降的慢,为高压,故甲地为海洋;a的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及由①吹向②,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此时为白天,甲地为海洋,a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所以较为湿润。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境内,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2572m,山麓地区平均海拔约600m,山麓东侧地势较平坦。春夏之交,梵净山东侧常出现局地大暴雨天气。图1为2015—2019年梵净山东侧三次局地强降水过程降水量统计图,图2为该地强降水过程中不同等压面气压、风向、风力概念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雾的形成主要受海气温差、风等因素的影响。青岛近岸海雾主要是海雾在海洋表层冷水区生成后向岸发展而形成。如图示意青岛某次近岸海雾发生时海平面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低云与海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国北极某浮冰气象站观测到一次低云下降转化为海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冰面温度低于近地面气温。如图示意海雾生成时浮冰气象站位置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澳大利亚东部某沿海地区在夏季受多种自然要素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海陆风现象。下图示意2月份某日,甲、乙、丙、丁为该地区的四个聚落,目前甲、乙两聚落存在明显的偏东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读“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