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地上的河流流速比较快,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减慢,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即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下图)
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一,说明形成河口冲积岛的主要外力作用。
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口冲积岛是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流速降低、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同时,海水的顶托作用也会使河流流速减慢,对河口冲积岛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河口地区河流落差小及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河流不断挟带泥沙入海,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速度快。
"]]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古沙洲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和大陆相连,且北岸堆积速度快。这是因为河口地区河流落差小,水下坡度平缓,及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堆积体不断增大,逐步出露水面形成沙洲;由于河流不断挟带泥沙入海,使得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逐渐增大的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因此北岸堆积速度快。
根据材料二,试说明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向近海移动速度减慢的原因。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说明泥沙淤积减弱,河流挟带的泥沙量减少,这是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并举的结果。近些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同时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截留部分泥沙,导致下游河流的输沙量减少。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从板块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处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间相向运动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导致青藏高原移动。
"]]青藏高原处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是两大相互碰撞挤压形成,而这两大板块的相向运动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继续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会导致青藏高原位置发生移动。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