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
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读图可以看出,观测点一的断面为正常状态下的河流断面,河床一侧较陡(侵蚀岸),一侧较缓 (堆积岸),水深最深处可达14米;而观测点二的整个河床水深较浅,最深处才3米,且河床中部很浅,由此可推断应该是由于滑坡土石阻塞河道,使得上游观测点一水位升高,下游观测点二水位下降。故B对;A、D会使河流下游(即,观测点二的水位上升),A、D错误;C会使河流水位趋于干涸,C选项错误。故选B。
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
不断增加
","不断减少
","先增加后减少
","先减少后增加
"].此次灾害产生后,开始时,由于滑坡土石阻塞河道,阻隔水流向下流动,上游储水增多,所以下游水量减少;当上游储水量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时, 堆积在河床的滑坡体被流水冲垮崩塌,所以流向下游的水量增加。故选D
高中 |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