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祁连山脉北坡自东向西荒漠带上限高度上升明显,海拔跨度变大。平均温度露点差是指平均气温与露点温度差值,它可以反映当地温度情况,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平均温度露点差越大,说明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大。下表为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3个气象站点获取的同一海拔的多年平均温度露点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站点平均温度露点差(/℃)
19.96
15.56
11.77

导致祁连山北坡荒漠带从东到西范围变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热量

","

水分

","

土壤

","

光照

"]
[["B"]]

祁连山北坡东西侧气温变化不大,降水存在差别,所以植被分布主要由降水(水分)决定。由于西侧降水比东侧少,所以基带的荒漠带海拔上限西侧比东侧高,A错误,B正确;土壤主要受气候影响,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小,C错误;北坡东西侧光照差别较小,北坡山腰地带多地形雨,自西向东降水增加,西部光照条件会强于东部,但不是影响荒漠带分布的主因,D错误。故答案选B。

据表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甲、乙、丙

②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

③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

④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

["

①②

","

①④

","

②③

","

③④

"]
[["D"]]

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祁连山山脉的抬升,降水多;由东到西,获得水汽由多到少,由此可知,由东到西水汽含量由多到少,湿度由大到小;因此同一海拔高度上平均温度露点差由小到大,即由东到西,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①错误,③正确;由东到西湿度由大到小,故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②错误,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选D。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达尔文《小猎犬号航海记》写到,“群岛(指科隆群岛,下图)完全由火山喷发形成……第一眼望过去,没有比这儿更让人不想上岸的地方了。汹涌巨浪拍打着一片破碎的黑色玄武熔岩,岩石上大裂缝纵横交错……我在一座较大的岛屿北坡上山,最初所见都是无叶灌木丛,往上走时,树林渐渐变绿,刚一翻过最高处,就有一阵自南往北的凉风迎面扑来,碧绿繁荣的植被让人眼睛一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游客在黄山某处拍摄到的“高山草甸与松林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读新疆天山与贵州天楼山北坡随海拔变化NDVI指数平均值变化趋势图,NDVI指数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子多,且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图为我国四座山脉落叶阔叶林林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林线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