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藏东南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泥石流频发,极端泥石流事件输送巨量泥沙进入河道,常形成堰塞体。堰塞体稳定后,河床即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形态。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堰塞体稳定后对帕隆藏布下游的影响是( )
调节作用增强,流量相对稳定
","整体落差增大,河流下蚀增强
","带来大量泥沙,河床淤积抬高
","河流水量增加,流域面积扩大
"]堰塞体稳定后形成堰塞湖,与修建水库功能相似,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小,更加稳定,A正确;整体落差是指河流发源地到河流下游,堰塞体没有改变整体落差,B错误;堰塞湖受堰塞体的阻挡,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明显,在堰塞体下游沉积泥沙减少,C错误;堰塞体稳定后,流量和流域面积并无变化,D错误。故选A。
图中稳定的堰塞体共有( )
2个
","3个
","4个
","5个
"]材料显示,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层宽窄相同的藕节状,也就是河流阶地发育,图中显示,有四处明显的阶地发育,因此,稳定的堰塞体应该有四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帕隆藏布河道由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 )
河道侵蚀—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
","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河道侵蚀—湖面变宽
","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湖面变宽—湖区泥沙沉积—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由材料可知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单一的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说明河道最初是下切侵蚀,阶地状的河岸是由堰塞体形成之后发育的,因此,第二步是堰塞体堆积,第三步堰塞湖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在湖区堆积,第四步湖面变宽,形成准阶地。因此“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A,BC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