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如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南极臭氧空洞

","

酸雨

","

全球气候变暖

","

雾霾

"]
[["C"]]

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吸收,所以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导致臭氧减少有关,A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B错误;雾霾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造成的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状态,D错误。故选C。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计划,主要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

持续性原则

","

发展性原则

","

公平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
[["D"]]

我国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进行碳减排, 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D正确;无法体现公平性原则,C错误;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无法体现发展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AB错误。故选D。

我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②全国各地均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

③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④实行清洁生产,将产污量减少至零⑤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

①③⑤

","

①④⑤

","

②③④

","

③④⑤

"]
[["A"]]

减少碳排放和吸收抵消一部分已排放的碳就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实现碳中和,①正确;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植树造林,②错误;目前工业产污量不可能完全没有,④错误;减少过度包装可保护植被,公交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碳排放,③⑤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