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 城市夏季午后气温示意图。
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 。
热岛 由郊区吹向市区
"]]仔细读图,气温曲线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说明图中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市中心作为“热岛”,即是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空气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郊区吹向市区。
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A正确;它与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基本没有关系,C错误;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那么地面吸热就少,城市热岛效应就弱,B错误;城市热岛效应也是雨岛效应,城市上空云量多,城区的降水几率一般大于郊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D错误。故选A。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
在近地面,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在垂直方向上城区空气做上升运动,在高空形成高压,而郊区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下沉运动,高空形成低压,所以在高空风从城区吹向郊区。于是形成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按上述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高空风从城区吹向郊区,形成环流。
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不合理。理由: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
"]]由于钢铁厂大气污染严重,除了需要考虑布局在城市中的合理方位外,还应考虑城市热岛效应,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圈之外;读图可知,由于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随城市风从郊区回流到市中心,不能起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作用,故不合理。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