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三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rm ETR1$是位于内质网膜上的乙烯受体蛋白,$\rm CTR1$蛋白位于$\rm ETR1$的下游,是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一个调节因子。$\rm EIN2$是位于$\rm ETR1/CTR1$复合物下游的具有双向调控功能的关键蛋白质。当乙烯不存在时,形成$\rm ETR1/CTR1$复合物,有活性的$\rm CTR1$蛋白抑制$\rm EIN2$进入细胞核,抑制乙烯的生理反应当乙烯含量升高时,乙烯与$\rm ETR1$结合,失活的$\rm CTR1$促进$\rm EIN2$蛋白进入细胞核,引起乙烯诱导的生理反应出现,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

植物体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成熟的果实或组织

","

在有乙烯的条件下,$\\rm ETR1$蛋白缺失突变体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

","

若突变导致$\\rm CTR1$失活,无乙烯条件下,植物会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控基因表达完成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C"]]

据题可知,$\rm ETR1$蛋白未与乙烯结合时,形成$\rm ETR1/CTR1$复合物,有活性的$\rm CTR1$蛋白会抑制$\rm EIN2$进入细胞核,抑制乙烯的生理反应;当乙烯含量升高时,$\rm ETR1$蛋白与乙烯结合后导致$\rm CTR1$失活而促进$\rm EIN2$蛋白进入细胞核,促进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

$\rm A$、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rm A$错误;

$\rm B$、据图可知,$\rm ETR1$蛋白与乙烯结合后导致$\rm CTR1$失活而促进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其缺失突变体无法与乙烯结合,因此不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rm B$错误;

$\rm C$、若突变导致$\rm CTR1$失活,在无乙烯的情况下,失活的$\rm CTR1$仍可促进$\rm EIN2$蛋白进入细胞核,引起有乙烯诱导的生理反应出现,$\rm C$正确;

$\rm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如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结合图示,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某些植物必须经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通常植物主茎的顶端生长很快,侧芽生长很慢或潜伏不生长称为顶端优势,图为顶端优势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长期地理隔离的种群,杂交后代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经历了长期地理隔离的型和型白茅草,都在春季开花,而它们杂交产生的在秋季开花。开花后得到的种子经一个月发育成熟,不经休眠直接萌发。科研人员检测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研究植物开花的过程中,科学家认为经过光周期诱导的叶片可以产生一种刺激物(开花素),它能够长距离运输刺激植物开花,并通过嫁接实验证实了这种刺激物的存在,当“开花素”水平高至足以刺激顶芽开花时,植物即开始开花,而新形成的营养芽则被局部产生的“反开花素”信号暂时抑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