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某家族有甲病($\rm A/a$)和乙病($\rm B/b$),两病均为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图所示,其中$\rm I_{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

$\\rm A/a$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rm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

若Ⅱ$\\rm _{3}$与Ⅱ$\\rm _{4}$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rm \\dfrac18$

","

$\\rm _{1}$与Ⅱ$\\rm _{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rm \\dfrac12$

","

若Ⅲ$\\rm _{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rm XXY$,则可能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

"]
[["C"]]

分析遗传系谱图:Ⅰ$\rm _{1}$和Ⅰ$\rm _{2}$不患甲病,但生下了患甲病的孩子Ⅱ$\rm _{2}$,且$\rm I_{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rm X$染色体隐性病;Ⅱ$\rm _{1}$和Ⅱ$\rm _{2}$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rm _{1}$,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

$\rm A$、根据分析甲病($\rm Aa$基因控制)是$\rm X$染色体隐性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rm A$正确;

$\rm B$$\rm II_{3}$$\rm II_{4}$(患乙病)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和患甲病的男孩,所以$\rm II_{3}$的基因型是$\rm BbX^{A}X^{a}$$\rm II_{4}$的基因型是$\rm bbX^{A}Y$,二者结婚,生下健康男孩($\rm B\_X^{A}Y$)的概率为$\rm \dfrac12\times \dfrac14=\dfrac18$$\rm B$正确;

$\rm C$、Ⅱ$\rm _{1}$和Ⅱ$\rm _{2}$,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rm _{1}$和患甲病的女孩Ⅲ$\rm _{3}$,所以$\rm II_{1}$的基因型是$\rm BbX^{A}X^{a}$$\rm II_{3}$$\rm II_{4}$(患乙病)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和患甲病的男孩,所以$\rm II_{3}$的基因型是$\rm BbX^{A}X^{a}$,Ⅱ$\rm _{1}$与Ⅱ$\rm _{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rm 1$$\rm C$错误;

$\rm D$、如果$\rm III_{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rm XXY$,则其甲病基因型是$\rm X^{a}X^{a}Y$,父亲基因型是$\rm X^{A}Y$,母亲基因型是$\rm X^{A}X^{a}$,所以可能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rm D$正确。

故选:$\rm C$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已知果蝇的眼色同时受位于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和、)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对等位基因与、与、与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等位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且控制不同的表型,进行杂交实验:((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融合遗传的观点曾在世纪下半叶十分盛行。孟德尔通过潜心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冲破这一观点的“束缚”,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果蝇的灰体()与黑体(),红褐色眼()与鲜红色眼(),长刚毛()与钩状刚毛()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三对相对性状。用三对基因均杂合的雌蝇进行了测交实验,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图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分子;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简图,其中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种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和、共同控制,其中、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在基因纯合时表现为白眼,同时具有基因、时表现为紫眼,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红眼,研究小组以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