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人工择猎导致黄石公园中马鹿的数量从$\rm 15000$头下降到$\rm 4000$头。$\rm 1968$年开始停猎,马鹿的数量呈现如图所示变化。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rm 1980$年马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
","若发生食物短缺,$\\rm 1980$年的马鹿种群受到的影响大于$\\rm 1968$年的马鹿种群
","$\\rm 1968$年以后马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加快
","人为将马鹿引入一个新环境,其种群数量变化将重现$\\rm 1968$年以后的发展趋势
"]$\rm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rm 2$、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 K$值,但$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K$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围绕一个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合理的环境容纳量。
$\rm A$、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 K$值,由图无法判断$\rm 1980$年马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rm A$错误;
$\rm B$、$\rm 1968$年以后影响马鹿种群数量变化的是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季节、降水等)和生物因素(如食物),故若发生食物短缺,$\rm 1980$年的马鹿种群受到的影响大于$\rm 1968$年的马鹿种群,$\rm B$正确;
$\rm C$、由图可知,$\rm 1968$年以后马鹿种群数量曲线斜率先不变,后为$\rm 0$,说明马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先不变,后为$\rm 0$,$\rm C$错误;
$\rm D$、人为将马鹿引入一个新环境,由于新环境不一定适应马鹿的生长,故其种群数量发展趋势不确定,$\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