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阐述正确的是$\rm (\qquad)$
《归园田居》中记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诗经小宛》中记载:“螟龄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秋夕》中记载:“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己亥杂诗》中记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落花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以重新供植物吸收利用,说明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可以反复利用
"]1、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等;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rm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与豆苗间竞争阳光等资源的竞争关系,$\rm A$正确;
$\rm B$、螟龄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龄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龄作食物。因此“螟龄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rm B$正确;
$\rm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求偶信号,以此与异性取得联系,所以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rm C$正确;
$\rm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而并不说明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可以反复利用,$\rm D$错误。
故选:$\rm ABC$。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