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rm 0\sim 25^\circ\rm C$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rm 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rm 2$)。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rm 1$可见,在环境温度$\rm 0\sim 30^\circ\rm C$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                 ,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                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                (答出两点即可)。

[["

(相对)稳定或恒定;神经$\\rm —$体液;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

由图$\rm 1$可见,在环境温度$\rm 0$~$\rm 30^\circ\rm C$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处于$\rm 32^\circ\rm C$~$\rm 33^\circ\rm C$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神经$\rm -$体液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

$\rm 2$中,在环境温度由$\rm 20^\circ\rm C$降至$\rm 10^\circ\rm C$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                 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交感神经"]]

在环境温度由$\rm 20^\circ\rm C$降至$\rm 10^\circ\rm C$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感受器$\rm --$传入神经$\rm --$神经中枢$\rm --$传出神经$\rm --$效应器,即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                 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                 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下丘脑$\\rm —$垂体$\\rm —$肾上腺皮质","滤过作用"]]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即是由下丘脑$\rm -$垂体$\rm -$肾上腺皮质轴调节的。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尿液,故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高中 |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