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秦岭地区迄今已报道过$\rm 11$例罕见棕白色大熊猫(性别决定为$\rm XY$ 型)。我国科研人员从棕白大熊猫家系(如图)中鉴定出该性状可能与核基因 $\rm Bace2$ 突变有关(不考虑基因位于$\rm X$、$\rm Y$同源区段),目前这种突变仅在秦岭地区的大熊猫种群中被发现。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rm (\qquad)$
由图可知棕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不考虑基因突变,两只棕白色大熊猫杂交,后代是棕白色
","秦岭地区的大熊猫种群与其它地区的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地理隔离
","通过对大熊猫粪便$\\rm DNA$ 中$\\rm Bace2$ 基因的检测可判定大熊猫个体间的亲子关系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rm A$、图$\rm a$中两种黑白大熊猫生出棕白色个体,说明棕白色个体是隐性性状,且黑白与棕白色正反交都是子代均为黑白色,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即棕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m A$正确;
$\rm B$、棕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设相关基因是$\rm A/a$,不考虑基因突变,两只棕白色大熊猫($\rm aa$)杂交,后代是棕白色,$\rm B$正确;
$\rm C$、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秦岭地区的大熊猫种群与其它地区的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地理隔离,$\rm C$正确;
$\rm D$、分析题意,$\rm Bace2$基因主要与毛色有关,通过大熊猫粪便$\rm DNA$中$\rm Bace2$基因的检测不能判定大熊猫个体间的亲子关系,$\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