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自然群体中太阳鹦鹉的眼色为棕色,现于饲养群体中获得了甲和乙两个红眼纯系。为了确定眼色变异的遗传方式,某课题组选取甲和乙品系的太阳鹦鹉做正反交实验,$\rm F_{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rm F_{2}$的表型及比值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已知$\rm 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m B/b$基因位置未知)
表型 | 正交 | 反交 |
棕眼雄 | $\rm \dfrac{3}{16}$ | $\rm \dfrac{6}{16}$ |
红眼雄 | $\rm \dfrac{5}{16}$ | $\rm \dfrac{2}{16}$ |
棕眼雌 | $\rm \dfrac{3}{16}$ | $\rm \dfrac{3}{16}$ |
红眼雌 | $\rm \dfrac{5}{16}$ | $\rm \dfrac{5}{16}$ |
太阳鹦鹉的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为 ;其中一对基因($\rm B/b$)位于$\rm 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 。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无论是$\rm 6:2:3:5$,还是$\rm 3:5:3:5$,均是$\rm 9:3:3:1$的变式,故可判断太阳鹦鹉的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与性别有关,而已知$\rm 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说明基因($\rm B/b$)位于$\rm Z$染色体上。
下图为太阳鹦鹉眼色素合成的可能途径,写出色素③的颜色: ;由此体现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 。
红色;多个基因影响一种性状(多因一效)
"]]反交实验中,棕色占比$\rm \dfrac{9}{16}$,红色$\rm \dfrac{7}{16}$,说明棕眼性状为双显性个体,红眼为单显性或双隐性个体,故可知基因①为$\rm A$(或$\rm B$),控制酶$\rm 1$的合成,促进红色前体物合成红色中间物,基因②为$\rm B$(或$\rm A$),控制酶$\rm 2$的合成,促进红色中间物合成棕色产物。由此体现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多个基因影响一种性状(多因一效)。
反交的父本基因型为 ;$\rm F_{1}$基因型: ,表型为 。
依据反交结果,$\rm F_{2}$中棕眼:红眼$\rm =9:7$,说明棕眼性状为双显性个体,红眼为单显性或双隐性个体,鹦鹉为$\rm ZW$型性别决定,在雄性个体中,棕眼为$\rm \dfrac68=\dfrac34\times 1$,在雌性个体中,棕眼为$\rm \dfrac38=\dfrac34\times \dfrac12$,故可推知,$\rm F_{1}$中的基因型为$\rm AaZ^{B}Z^{b}$、$\rm AaZ^{B}W$,表型均为棕色,亲本为纯系,其基因型为:$\rm aaZ^{B}Z^{B}$(父本)、$\rm AAZ^{b}W$(母本)。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