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列选项不符合生态学相关原理的是$\rm (\qquad)$
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扩大生态足迹,使人类获得更多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渔场投放饵料,可增加养殖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用秸秆养殖蘑菇、在稻田养鸭养鱼,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可降低生物富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rm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降低了生态足迹,$\rm A$错误;
$\rm B$、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渔场投放饵料,使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增加,改善了生存环境条件,可以增加养殖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rm B$正确;
$\rm C$、用秸秆养殖蘑菇使秸秆中的能量被蘑菇所利用,蘑菇分解促进了物质循环,产生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在稻田养鸭养鱼,动物的取食消化促进了物质循环,鸭和鱼排出的粪便中的氮、磷等可被水稻吸收利用。但生物体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rm C$正确;
$\rm D$、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有些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由于在环境中稳定,难降解,不易被生物利用,一旦进入环境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蓄积,造成生物富集,再通过食物链逐渐在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累积,人类食用相应营养级的生物后就可能会被影响,$\rm D$正确。
故选:$\rm A$。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