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某种植物的种子是蚂蚁(甲)和啮齿动物(乙)的食物来源。科学家设置了$\rm 3$个实验区;对照区中甲和乙共存,实验$\rm 1$区只有甲,实验$\rm 2$区只有乙,实验区甲,乙的初始数量和对照区相同。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动物种类 | 对照区 | 实验$\rm 1$区 | 实验$\rm 2$区 |
甲数量 | $\rm 318$ | $\rm 543$ | $\rm -$ |
乙数量 | $\rm 122$ | $\rm -$ | $\rm 144$ |
甲和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乙的存在会使甲种群的$\\rm K$值降低
","乙是生态系统中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甲和乙均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种间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rm A$、蚂蚁(甲)和啮齿动物(乙)都捕食某种植物的种子,则甲和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rm A$正确;
$\rm B$、对照区中甲和乙共存,实验$\rm 1$区只有甲,对照区甲的数量低于实验$\rm 1$区,说明乙的存在会使甲种群的$\rm K$值降低,$\rm B$正确;
$\rm C$、乙捕食植物的种子,则乙是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生物,$\rm C$错误;
$\rm D$、甲乙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m D$正确。
故选:$\rm C$。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